七月一日至九月十五日,圖書館藝文活動展出——「千倉萬箱.穰穰滿家~台灣農業文物特展」。此次的展覽,主要是搭配學生「田園教學」、「藝術與人文」、「社會」、「自然」等相關課程的學習,利用多樣性的呈現方式吸引學生參觀,並提升學生們對農業文物的興趣與知識,也期望藉由早期農業文物的展出,讓學生了解農夫耕種的程序與辛苦,進而建立惜福愛物的觀念!
圖書館搭配農具及文物規劃四大主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每個主題劃分四個教學重點——「老照片」、「農具解說」、「廿四節氣教學」、「古時諺語教學」,並展出館藏有關米食、農業、節氣、風俗、農業文物等專業圖書或兒童繪本,更明確地將展出主題與教學融合。
此次展覽的文物來自於一位重量級的文物蒐藏家——陳慶芳先生。陳先生是前彰化縣文化局局長,目前擔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顧問,也是本校陳校長的好友。此次應校長邀請,將其蒐集多年的早期農耕器具,如:難得一見灌溉用的龍骨車、打鼓收穫的機器桶、插秧的秧架、秧盆,以及秋收後篩稻穀的風鼓……等五十多件文物及早期農村老照片、明信片和古書提供給本校展出。一談到文化資產、鄉土文學、人文藝術和蒐藏文物,陳顧問可以滔滔不絕的談古說今,讓聽眾在生動的敘述中如上了寶貴的一課。
因此,在展覽期間,特別邀請陳慶芳先生在九月十日參觀本校並為學生解說農具和農業文化,在導覽中陳顧問為每一項農耕器物均作詳細的介紹,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經過此次的活動,相信文化深耕的種子,已悄悄的埋進普台孩子的心裡,期待這些學子將來個個都是擁有豐富文化學養的文化公民!
三月一日起至四月廿五日普台圖書館展出—璀璨玻光—「曾俊豪、柏文倩琉璃創作展」。
您只要一走入普台的圖書館大廳,眼神就會被顆顆精緻玲瓏的琉璃作品所吸引,在燈光投射下,晶瑩剔透的琉璃,綻放著璀璨光芒。這些讓人愛不釋手的誘人作品,都是遠從新竹邀請到校參展的琉璃藝術家——曾俊豪、柏文倩兩位大師精心傑作。富有玻璃質感融合燒成的琉璃透出溫潤迷人的色彩,讓普台孩子們在琉璃藝術的奇幻殿堂內流連忘返。
普台圖書館為培養師生對藝術作品的鑑賞能力,並能深入其境體會藝術家的現場創作過程,特地前往藝術家位於新竹的工作室,拍攝”玻璃小青蛙”燒製之教學影片。當小朋友走進館內的大廳,即駐足在大型液晶螢幕前津津有味的觀賞,同時配合藝術與人文課程老師深入導覽,並結合學習單,小朋友很快就能進入琉璃創作的藝文世界,涵養生活美學。
曾俊豪老師曾獲竹塹獎、金玻獎,也曾是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及法國巴黎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其豐富的美學經歷與多元創作的活力,堪稱為年輕藝術家之新銳。在四月廿五日,兩位藝術家專程來校為普台小朋友作琉璃創作教學,讓普台學子在藝術與人文的學習更上一層樓。
三月一日至四月廿五日,本校邀請南投縣舊雨畫會-林榮華、楊常婉、黃明志、洪澄清、李德勝、李益槿、謝智翔、林柏翰、郭秉勳、等九位藝術家的作品聯合展出,該畫會以校長及各校教師為班底。三月份展出作品涵蓋東西方的國畫、書法、油畫、水彩等,呈現多元的藝術風格與不同的創作理念;四月份則展出舊雨畫會會員,亦是本校教師郭秉勳先生的油畫創作–動性系列作品。
一進入圖書館首先就看到黃明志老師的兩幅50號油畫作品「傾聽」及「礦工的王侯夢」,畫裡的孩童正吹奏著口琴,兩隻小豬與門神搭配的構圖,非常生動有趣,吸引小朋友好奇的目光,讓來看畫的同學都會不禁聯想出各種耐人尋味的意涵。
此次聯展,除了安排本校藝術與人文老師利用上課時段帶領學生進行藝術欣賞專業解說之外,還特別邀請參與畫展的五位藝術家到校親自導覽解說,讓普台的孩子們在多元的學習中能深入瞭解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同時培養孩子知性與感性的藝術涵養。
此外,本校郭秉勳老師亦利用課餘時間,接受敎職員工導覽預約,對自己創作的緣由與作品完成之心路歷程,有一番深入的剖析,讓本校的同仁對藝術有著更深一層的認知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