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圖書館於1/5~2/25展出埔里在地前輩水彩畫家–沈政瑩老師的水彩畫作,每幅作品皆深富鄉土色彩,並襯托出埔里四季不同鄉土的美,讓進入圖書館的師生無不駐足細細觀賞。接著在沈政瑩老師熱忱的極力邀約下,號召了埔里地區熱愛寫生的藝術家們,也是埔里非常特殊的一支隊伍—「埔里小鎮寫生隊」,來到普台參訪與校園寫生示範。
元月雖進入寒冬,六日當天卻是晴朗溫煦的天氣,普台的校園,綻放著紫紅色的風鈴木,在微風中花團錦簇地盛開著,熱情的歡迎埔里小鎮寫生隊的蒞臨。
隊伍中有多位長期以來投身埔里藝文發展與指導的前輩,包括指導老師—孫少英、沈政瑩,召集人-朱啟助、張勝利,領隊-黃義永,還有熱愛寫生畫畫的藝術家高鳳聲、黃德惠、李勤英、周靜惠、曾戀筑、陳叔凰、陳博英、陳美珍、蔡宗正、楊志培、黃聿瑩等。除了高鳳聲、李勤英為參訪,朱啟助、張勝利為記錄攝影外,其他十二位藝術家在普台校園巡禮後,即拿出畫具各自取景在普台校園寫生。
在和煦的冬陽下,絢麗綻放的風鈴花前,藝術家們揮灑渲染著彩筆,留下一幅幅動人的作品。當時上美術課的班級也不願錯過機會,由美術老師帶領學生實地觀摩畫家如何使用水彩調色、上色,如何將眼前的風景躍然於畫紙上,畫家們著實為普台學生上了一堂寶貴的美術課程。
為了感謝來訪的藝術家與前輩們延續埔里小鎮寫生隊的藝術推展熱情,特別留下這次普台校園寫生作品,於元月六日至二月廿五日在普台圖書館大廳展出,讓學生看得見水彩畫家筆下的校園風光,豐富孩子審美的經驗、更實際感染水彩寫生的魅力!
一位來自南投的鄉下小孩,上天給予他一副不齊全的身軀,週遭的人都對他不抱予希望,他卻憑著一股永不放棄的精神,成為全球第一位殘障發明家。劉大潭先生以他如何一路克服求學、就業與人生種種的困難,以及發揮自己潛能的心路歷程分享給普台全校的師生。
劉大潭先生表示從小因為身體不便,時常被人嘲笑,但是他轉化這些阻力為助力,用加倍的努力去學習。在國小、國中、高工至逢甲大學機械工程系的求學過程中,都是以第一名優異成績畢業,並以自己艱辛求學過程為例,告訴同學們讀書的用處和重要性。
發明是劉大潭先生的興趣,也是他的工作。當他決定創業的時候,就確立「關懷」作為企業的精神;劉先生分享了許多發明的靈感–是來自於關懷社會民眾生活的不方便而觸發發明動機,例如:火災時使用的高樓緩降機、安全電梯……等。直到現在,劉大潭先生仍在持續、致力於發明,改善人們的許多不便。劉大潭先生的演講幽默活潑,並展示幾件發明模型讓全校師生一窺其設計的原理和巧思。
整場演講,同學們莫不專注聆聽劉大潭先生描述自己真實動人的故事,他的奮鬥精神帶給我們最好的身教與啟示。孟子曾說過:「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這場精采的演講,讓同學們體悟到:只要肯努力,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去達成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人人都有遠大的志向,但是築夢的過程中很容易遇到障礙、挑戰,該如何突破困難,完成理想的崇高目標呢?高銘和先生以他攀登聖母峰的經驗與普台全體師生分享「攀登人生高峰」的心路歷程,以激勵全校師生。
高銘和先生從小喜歡大自然,長大和朋友一起登山,立志攀登世界最高峰。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一方面積極開始自我訓練體力與技術,一方面募款籌集經費,ㄧ切從零開始,經歷多次失敗,前後花費數年時間,終於可以前往尼泊爾攀登世界最高峰-聖母峰(即珠穆朗瑪峰)。但還來不及感受登頂的喜悅,就遭遇到暴風雪的襲擊,被困在缺氧、低溫、漆黑的8300公尺冰坡上長達十幾個鐘頭。高銘和先生以堅強的意志力努力讓自己保持清醒,並不時以肢體運動維持體溫,因此在這場奪去8個探險者的暴風雪裡,他得以生存下來。然而嚴重的凍傷,不得不切去鼻子、十根手指、腳趾和腳後跟,經過長達一年十五次的手術,高銘和先生才得以返回家中。但這樣的不幸並沒有擊倒高銘和先生,他決定重新出發,回到群山的懷抱,繼續執行受傷前就已經在進行的《中國百岳》攝影計劃,目前仍全力以赴為完成計劃而繼續努力。
高銘和先生的演講生動活潑、幽默詼諧,並呈現許多雄偉壯闊的精采照片,讓台下的學生皆沉浸其中。高銘和先生特別叮嚀同學們要懂得感恩,生命的光輝不但要照亮自己,也要照亮他人。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要有耐心及毅力,只要一步步地往前邁進,總有一天會自我實現。最後,他以「我的人生雖有遺憾,但也因此燦爛」做結束,帶給普台師生一場深刻且別具意義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