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藝文展覽,展出陶藝家尤尉州老師的陶塑作品;尤老師認為藝術不是高不可攀,或只有少數人可接觸欣賞的,藝術應存在於生活中,因此創作的題材都源自生活的體驗,而佛像、鄉土人物和動物等生活化的事物,都是尤老師捏陶玩泥巴的主軸。其作品肢體語言豐富,表情細膩,蘊含著豐沛的情感與生命的張力。藉由引進尤老師的作品展出,俾使校內師生對藝術創作及生活美學有更清晰的輪廓脈絡,開拓藝術領域的新視野。期許全校師生在欣賞作品後,對陶藝之美有更深的領會,並落實「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生活美學。
「生命之美–陳三旺鳥類暨昆蟲生態攝影展」
生命是美妙的,自然界的生物是繽紛多彩的,埔里攝影家陳三旺先生累積了30 多年的專業攝影經驗,透過鏡頭,捕捉昆蟲、鳥類在誕生、成長、羽化等奇妙的過程中精彩的生活影像。希望透過展出,讓師生在欣賞、反思中感受到生命的悸動,體悟大自然中每種生命的美麗,進而培養護生及生態保育的觀念。
書法是中國文字之美的極緻,也是中國文化的精粹。「書法」的世界中,從執 筆運筆的書寫過程,可使人從靜心進而定心。上雲藝術中心透過禪心書道,書法比賽,傳遞中華文 化優美而深遠的書法藝術精神,並將其融入於佛法中,進而訓練孩子的悟性、定性及專注力,陶冶 孩子的性情,培養孩子的氣質,同時落實上惟下覺 大和尚開示法語中:「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 靜體安然」禪定境界。藉由這次的展示,希望讓已經落實書法藝術教育的普台學子,更提昇書法的禪境。
藉由國小、國中、高中學生的藝術作品展示,呈現人文情懷涵養的化育,以及 普台校園對於美育薰陶的階段成果。特別在此次作品中以六年級畢業班為核心來呈現國小階段的美術成果。
名插畫家姜吟芳老師,她也是「桃園縣美術家學會藝緣畫會 晨風畫會」會員。自幼即受父親姜義凱老師啟蒙。師承曾現澄老師、戴武光老師、席慕容老師、蔡長盛老師、黃銘祝老師。新竹師院美教科畢業的她,在工作與創作之間,不斷尋找平衡與交界,維持融洽。因此她的油畫,流露出一股女性的志願,以淡雅的顏色作畫,正如修禪的心境,能更深刻的看盡人生。插畫,則是她寄託異想的心情記錄,飽滿的人物造型,像是初生的純真娃娃。繪畫風格溫柔清新,文字與圖像詩意的組合打動了廣大觀者的心,站在她的插畫前,觀者自能想像屬於他自己的赤子故事。
藉由引進姜吟芳老師的展出,俾使校內師生對藝術創作及美學觀念有更清晰的輪廓脈絡;以開拓全校師生在藝術領域的視野;期許在欣賞作品展後,全校師生對插畫及油畫乃至相關的藝術範疇都有更深的領會及更高的造詣。
擁有八十多年歷史的董坐石硯,最早是從第一代硯雕大師董壬申先生開始。早期由個人對硯雕的興趣轉變為文化事業,專於對螺溪石硯的雕琢,並由個人轉為家族經營方式,以學生用型硯台,內外銷國內及世界各國。在台灣,也有近八成的人都曾經使用過董坐石硯的硯台。到第二代董坐先生時,對硯台藝術的執著更為堅持。對藝術、文化的推廣更為積極。從創作藝術、教學、到開放私人展館空間供人欣賞與解說,一心只想讓文化紮根。本次特別邀請董坐石硯藝術館,提供石硯雕刻藝術品展出,每一件作品都代表著深刻的內涵與感動,期許全校師生在欣賞展覽後能體會雕琢的巧思與那跟時間賽跑無比的毅力。
海洋是我們依存的環境,是文化建構的要素,更是經濟發展、產業開發的利基。思考、關心與理解海洋並培育學子海洋思維,加深對海洋的關心、認知與理解,是我們努力的具體方向。因此普台國中部將在11月於圖書館舉辦2009海洋教育展。
「海洋歷史」當中我們將展出媽祖、鄭成功史料、文物,讓學生了解到台灣的發展歷程中海洋文化所扮演的角色。「海洋地理」方面將藉由數位影音資料與傳統書籍、教學掛圖呈現相關海洋知識;此外,本校國中部學生也有多件學習單參與展出,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孩子們在社會學程課堂中的學習成果,並藉此引領大家進入海洋的領域、也代表普台落實推廣海洋教育的用心。